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疾病,急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炎症。好发于儿童。可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、急性传染病及擤鼻或鼻腔治疗后经咽鼓管途径侵入中耳,或鼓膜外伤、鼓膜穿刺等经外耳道鼓膜途径侵入中耳。
5~16岁的学龄儿童发病率高,达3%,5岁以下发病率更高,达5-10%,有时可以反复发作多次,非常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小儿中耳炎发病原因是什么?
儿童中耳炎的发病原因有许多,主要病因有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咽鼓管感染,外耳道感染,血行感染。
1.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咽鼓管感染:当孩子患呼吸道感染时,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,引起中耳炎。感冒时,鼻内黏膜受到刺激后,导致连接中耳、咽喉和鼻腔的咽鼓管肿胀,从而使内部通路变窄、积液排流能力降低。当耳部无法及时排除感冒造成的黏液时,那里就形成了细菌滋生的最理想的温床。
2.外耳道感染:有些父母给小儿掏挖耳朵,不小心损伤了外耳道黏膜或鼓膜导致了感染,也有可能蔓延到中耳发生炎症。
3.血行感染:还有小儿病理特点是中耳组织娇嫩,血管和淋巴组织丰富,感染后易发生充血、水肿和组织坏死,咽鼓管阻塞,影响中耳腔的通气和引流。
小儿中耳炎有哪些临床表现?
中耳炎不像感冒发烧,一下子就能看出来。有的宝宝还小,不会明确表示“耳朵疼”,家长便不容易察觉。如果宝宝有了以下这些表现,那么就可能患上中耳炎了。
1.“感冒”或呕吐、用力擤鼻涕后出现剧烈耳痛,可为单侧或双侧;
2.耳闷胀、耳鸣、听力下降。小儿不能述说时可影响正常玩耍、进食;
3.小儿出现高热、惊厥、摇头抓耳哭闹不安,常有腹泻、呕吐,可被误诊为胃肠疾病;
4.感染4~5天后,疼痛减轻,体温正常,患耳可流出黄色脓液。
早诊断早治疗,中耳炎可以被治愈
由于小儿鼻咽部及咽鼓管的解剖学特点,决定了小儿中耳炎发病率很高,但是如果早期诊断治疗,可以很容易治愈,不影响小儿未来的听力。
1,早期鼻腔用药:可以收缩鼻腔粘膜、咽鼓管咽口粘膜,促进疾病愈合。注意:发病初期一定不能用力擤鼻涕。
2,抗感染治疗,同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、肺炎等疾病。
3,遵医嘱,应用相应粘膜促排剂,可以缩短治疗时间。
4,发病开始阶段,可应用对症、止痛药物减少患儿痛苦。
5,注意患儿有无腺样体肥大、鼻窦炎、鼻腔肿物、过敏性鼻炎等相关疾病,同时治疗。
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哪些问题?
给宝宝洗澡、洗头时,尽量避免污水进入耳朵;给宝宝喂奶时避免过急或奶嘴上的孔较大,宝宝来不及吞咽而引起呛咳,使乳汁通过咽鼓管上行引起中耳感染;给宝宝挖耳朵时,动作要轻柔,避免损伤耳内的皮肤黏膜而引起感染;还要注意的是宝宝感冒的时候,要特别注意他的耳部是否有异常,尤其是对得过中耳炎的小孩更要引起重视。
特别提醒
如果中耳炎没有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疗,就能发展成为慢性中耳炎,不仅治疗效果差,更重要的是,如果发展为化脓性、渗出性中耳炎,可严重影响孩子的听力。因此,孩子感冒后要留神观察他的耳朵,一旦出现异常情况,要及时检查治疗,以防因为中耳炎治疗不及时而导致听力下降。
当小儿出现耳痛、发热、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,以免耽误治疗时机。